各位书友们,今儿个给你们安利一本古言神作,简直是穿越爱好者的福音!翻开第一页,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氛围深深吸引,仿佛穿越千年,与古人共话风月。剧情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,但又欲罢不能,每个转折都让人拍案叫绝。人物鲜活得仿佛就在眼前,爱恨情仇,纠葛缠绵,看得我是又哭又笑,太上头了!错过它,你真的会后悔没早一点遇见这份精彩!
《错嫁沉欢》 作者:清清萧梧
第一章青冢
息翠庵的后山,千百竿翠竹掩映下,一方无碑的青冢孤寂立于其间。
青冢周围打扫得极干净,但冢上的青砖缝隙中却爬满青苔。那苍翠的绿,随着岁月无声无息蔓延着,渐覆盖青砖之势。
陆芷沅安静站在母亲柔嘉***身后,望着眼前的青冢。
自她记事起,母亲几乎每月都会带她到此处祭拜。
她曾问母亲,这是谁的墓?
母亲说,是一位故人。
她又问,为何不立碑?
母亲告诉她,故人生前享万丈荣光,受世人敬仰,绚烂,热闹。
可唯有母亲知晓,故人喜欢与翠竹为伴,喜欢清幽静谧。
“青儿。”她听母亲喃喃道:“山水迢迢,你可回到了么?此处你喜不喜欢么?从上阳到延陵那么远,你定是走累了,这是你最爱喝的银芽毫针,你喝一盏解解渴。”
柔嘉蹲下身子,接过嬷嬷暮秋递来的茶壶,往冢前的三只青白釉茶盏添茶。
她们的身侧,息翠庵的住持惠音师太,带着息翠庵一众姑子正捻着佛珠,吟诵着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
姑子们低低吟诵着佛经,每一句的末尾都会拉长嗓音,那从嗓子溢出的绵长低呜,令陆芷沅仿似听到女子的呜咽哀泣。
祭拜结束,暮秋拿出一沓手抄《地藏经》,对惠音道:“***吩咐,这些在佛前供着,待有缘人来上香,就分给他们,广结善缘。”
惠音双手接过,看上面的蝇头小楷,笑道:“姑娘的字,写得越发的好了。”
“那是自然了,我们姑娘可是碧桐书院陆先生的得意弟子。”暮秋看着跟在柔嘉身后的陆芷沅,眉目间尽是得意炫耀之情。
待诸事交付完毕,柔嘉她们走出息翠庵。
息翠庵位于延陵城外的扶风山,从山门出来,便可瞧见一条官道从延陵城伸出,沿着山脚,向远方延伸着,远树含烟,官道消失在迷蒙烟霭中。
“阿娘,您瞧。”陆芷沅指着下面的官道。
柔嘉展目望去,官道上一辆马车从延陵城方向过来,慢慢走向远方。
那马车顶上披挂着红绸,马头也系着红绸花,后面几个挑担之人腰间也系着红绸带,显然是女子出嫁。
柔嘉幽幽一叹:“又是远嫁女。愿她来日多欢喜,少哀苦。”
暮秋也叹道:“远嫁女苦啊!身后没个倚仗之人,受了委屈都无人倾诉。”
陆芷沅挽着柔嘉的手,听了她们的话,不禁回头去看息翠庵。
那个青冢的主人,也是如此么?
暮秋瞧见她的举动,温颜一笑:“姑娘莫担心,***不会让姑娘受此委屈的。”
柔嘉也侧过头,抬手摩挲女儿莹润如白玉的面颊,宠溺地笑道:“阿娘就唯有你兄妹二人了,你呀,就在这延陵城里陪着阿娘。”
“好,沅宝一直陪着阿娘。”陆芷沅抱着柔嘉的手臂,展颜欢笑。
她们登上璎珞朱轮车,向延陵城驶去。
延陵城是南越国的都城。
彼时天下群雄逐鹿,相互攻伐。南越是南疆小国,能在纷乱中存活下来,是因其依附着比邻的大国东秦。
南越虽小,却盛产珍珠、美人。这两样令人瞩目之物,送到每一任东秦的帝王面前,博得龙颜大悦,以换取南越的安宁和周全。
陆芷沅从马车上的轻纱帘子往外瞧。
马车已进入城门,小贩的吆喝声,路人的说笑声,充盈着耳畔。
马车外人声嘈杂,可陆芷沅总隐隐听到女子的哀泣。
她细细听去,哪里是女子的哀泣,分明是急促的马蹄声。
“八百里加急!御赐金牌!阻逆者死!”
随着一迭声高呼,街道上的人立刻退让到两边,驿骑的身影风驰电掣般闪过。
柔嘉面色微变:“战事又起了么?”
后宫的御花园内,南越弘文帝正和贤妃漫步赏花,听到宫人来报,弘文帝脸色一沉,对贤妃道:“青儿,朕不得陪你了。”
贤妃温婉笑道:“陛下,国事要紧,臣妾晚上等您一起用晚膳。”
弘文帝匆匆离开。
当他的身影消失在花树之后,贤妃脸上的温婉笑意立刻消散,一抹阴冷的寒光自眸底泛起:“柔嘉,我等了二十二年,终于等到这一天了!”
第二章初遇
马车在一间大门前停下,古朴的白墙黑瓦,踏上几级青石板台阶,就是黑漆大门,门楣上挂着黑底牌匾,匾上用金漆写着四个隶书大字:碧桐书院。
陆芷沅下来,柔嘉在后面撩起车帘道:“沅宝,下学了早些回来。”
陆芷沅嘴里应着,脚步已踏上台阶。
柔嘉放下车帘,吩咐道:“去宫里,找贤妃问问是不是起了战事?”
她垂眸望着手中的帕子,心中总有不安之感。
陆芷沅走进书院大门,沿着回廊来到二门,刚从月洞门出来,就吓了一跳。
对面书房廊柱后站着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,络腮胡,身上的玄青长袍和黑色的廊柱几欲融为一体,陆芷沅原不曾注意到,只是那男子一双黑眸太过凛冽,远远望过来,她竟有被审视之感。
陆芷沅柳眉微蹙,此人面生,不知是哪来的客人,又如此无礼,她被看得有些不舒服,便瞪了一眼回去。
那男子似乎愣怔了一下,脸上浮起一丝玩味的笑。
陆芷沅不再理会他,径直走到书房后面的厢房,换上浅青素袍,乌亮的黑发在头顶结成髻,青色丝带系在发髻上,再横插一支云头木簪,有如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年郎。
这是碧桐书院书院学子的装扮。
收拾妥当,陆芷沅回到二门内,书房旁边的讲堂还隐隐传出先生陆清风讲学的声音,未到茶歇,她不便贸然进入,便往书房走去。
那男子还站在书房外,见她如此装扮,眉峰抬起,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。
陆芷沅顾及礼仪,压下心中的不快,向他略略颔首,便越过他走进书房。
书房极大,上首是陆清风的书案,下面分列着几张较小的书案,两边高高的书架堆满了经史子集,以及各种碑帖字帖。
陆芷沅琢磨着茶歇还要等一会儿,便到书架前找一份碑帖来临摹。
她仰头看着放在最上层的碑帖,嘴里嘀咕着:“定是七师兄放上去的,只顾着自己个子高,也不想别人够不够得着。”
陆芷沅踮起脚尖,伸长手臂,努力去抓那份碑帖,葱白的指尖堪堪触碰到碑帖的边缘。
背后突然伸出一只手,轻松地把那份碑帖拿下,递给她。
“多谢。”陆芷沅感激道,回身一看,声音卡在嗓子里。
书房外的男子不知何时进来,悄无声息地站在她身后。
陆芷沅后退了一步,“你,你怎么走路都没声响的?”
“是你自己没注意。”男子低头看着娇小的她,低沉的声音带着隐隐的笑,那若有若无的笑意冲淡了黑眸中的凛冽。
陆芷沅抱着那份碑帖,仰着头,直直望着他那双黑眸,柳叶眉下的丹凤眼瞪得大大的,宣示着她的不悦。
少女的脸是饱满的,如雪的肌肤吹弹可破,脸颊处因生气晕染上一抹红意,凤眸晶亮,唇瓣红润,如晨曦中挂在枝头的水蜜桃,令人忍不住想摘取。
男子黑眸深幽,眸光微闪。
“阿沅。”
一个温润的声音自门口传来,有如春风和煦,吹散陆芷沅眉眼中的不悦,她立刻展开笑颜望过去:“云琛哥哥。”
第三章云琛
书房门口进来一个年轻男子,清俊的眉目如他的声音一般温润,眸光柔和。
他身着锦衣,通身流露出矜贵的气派。
他看着陆芷沅,脸上带着浅浅的笑:“我方才遇到姑母,她说你回书院了,我便过来找你,还给你带了一个好东西过来。”
他走到陆芷沅身边,接过身后小厮手中的一个锦盒,递给陆芷沅,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那玄青长袍男子。
“这是什么?”
陆芷沅放下手中的碑帖,打开来看,里面是一支紫毫,笔杆是紫檀,上面还刻着一个“沅”字。
她满心欢喜地拿起来,笑得眉眼弯弯,“谢谢云琛哥哥。”
那玄青长袍男子的眼神又变得凛冽起来,目光在陆芷沅和云琛身上来回打量。
“你素日说用的笔有些大,拿久了手不舒服,我便托人做了这支小一些的。”云琛对着陆芷沅,言笑温和,借着托起紫毫向她靠近一步,挡住了那男子的目光。
男子双手抱在胸前,倚靠着书架,络腮胡中的薄唇勾起,显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。
陆芷沅没有觉察到云禛的举动,拿那支紫毫握着手中,运转着手腕,高兴地道:“果然比书院里的笔轻了些。”
书房门口走进几个人,陆芷沅抬头一看,忙放下笔恭敬作揖:“先生。”
为首的男子身着浅灰色宽袖长袍,头戴纶巾,儒雅翩翩,正是碧桐书院的先生陆清风。
他身后跟着一个年岁与他相仿的男子,也是书生打扮,一派儒雅。
陆清风笑道:“这是你叶师伯,从东秦过来看我。”
陆芷沅听到叶师伯三个字,肃然起敬。
东秦有个名闻天下的大儒柏雍先生,一生只收了两名弟子,一个叫叶寒舟,一个叫陆清风。
陆清风自幼便到东秦跟柏雍先生求学,直至十二年前才回到南越,办起了碧桐书院。
陆清风时常对弟子们说起在东秦的求学经历,师兄叶寒舟更是频频提起,所以碧桐书院的学子们,虽未曾见过叶寒舟,却对他颇为熟悉。
陆芷沅恭敬向叶寒舟行礼作揖:“学生陆芷沅拜见叶师伯。”
叶寒舟打量着她,饶有兴致,“师弟,你的得意弟子原来是个女娃娃,当真难得。”
他叫着站在书架前的男子:“祁远,过来见过你师妹。”
玄青长袍男子依言走到陆芷沅面前,先向她作揖道:“师妹。”
陆芷沅错愕地望着他,他虽然抱拳行礼,脸上带着笑,但那双直视她的黑眸中,戏谑之情袒露无疑。
陆芷沅再一次感到不悦。
书院里的师兄,都是温良俭让,如他这般目光凛冽,带着威慑之势,她在书院中从未见过。
便是在书院外,她身为长公主之女,金娇玉贵,也无人敢如此直视她。
他的目光让她不悦,还有一丝莫名的不安。
“阿沅,见过你祁远师兄。”见她愣怔,陆清风出言提醒。
陆芷沅压下心中的不悦,向祁渊作揖:“芷沅拜见师兄。”
他是东秦人,不会在南越呆太久的,待他回去,便不会再相见,同他客套几日也无妨。
她身后的云琛上前一步,与她并肩而立,向陆清风作揖。
第四章挥毫
陆清风此时方留意到云琛,作揖回礼,又对叶寒舟道:“这是我家中一个亲戚的孩子,叫云琛,时常来书院听我讲学。”
碧桐书院中,别人向陆清风行礼,陆清风都是坦然受之,而云琛行礼,陆清风却要回礼。
陆清风虽未言明云琛的身份,但旁人都看得出来,云琛身份非比寻常。
“叶先生鸿儒硕学,晚生久仰大名,今日得见,三生有幸。”云琛敛容作揖。
他身上有矜贵之气,却神态恭敬,举手投足间的温润谦和,令人顿生好感。
叶寒舟含笑回礼。
陆清风请叶寒舟上座,叶寒舟客套了一番,坐在陆清风的书案后,陆清风在旁陪坐着。
“师弟,祁远素来仰慕师父的楷书,你在信中说你的得意弟子颇得师父楷书的精髓,不如请她写几个字,让祁远见识见识。”
叶寒舟言笑晏晏,陆芷沅却眉头一跳。
她着实对这个祁远没有任何好感,竟还写字与他看?
书房的门敞开着,窗后的竹帘也尽数卷了进来,明亮的天光倾泄而入,将少女脸上的那点小心思照得清清楚楚。
“阿沅师妹不肯动笔,莫不是底气不足,怕辜负了师叔的赞誉?”祁远轻笑。
他站在叶寒舟和陆清风面前,手放在身前,低眉敛目,但那双黑眸中的戏谑,还有言语中的挑衅,着实把陆芷沅惹恼了。
她嘴角弯起,脸上带着笑:“师兄既仰慕师祖的楷书,想来也临摹过,不如请师兄先写几个字给我们看看,让我们一睹师兄墨宝之风采。”
“好。”祁远应道。
陆芷沅脸上的笑容凝固。
她原以为他会推辞,至少会客套地推辞一下,她就可以借机讽刺几句,没想到他竟一口就答应了。
祁远走到一张书案前,书案上有笔墨纸砚,他随手拿过一张纸,从笔架上取下笔,蘸了墨,略一思索,便在纸上挥毫。
陆芷沅探头看了一眼,脚步便不自觉地走了过去。
祁远写的是书圣王羲之的《乐毅论》中的几句:使夫忠者遂节,通者义著,昭之东海,属之华裔。我泽如春,下应如草,道光宇宙,贤者托心,邻国倾慕,四海延颈,思戴燕主,仰望风声。
他的起笔和收笔精致、丰富、谨严,章法精湛,流畅飘逸。
祁远写完,搁下笔,见陆芷沅站在书案旁看得入神,薄唇弯起:“师妹,我写得如何?”
“好字。”陆芷沅脱口而出,抬头看了他一眼,晶明的丹凤眼中,眸中的不悦淡了许多。
能写出如此好字的人,似乎也不那么让她讨厌了。
“拿来我看看。”坐在上首的陆清风道。
陆芷沅双手拿起那张纸,奉给陆清风。
陆清风看到那行字,抬眼上下打量着祁远,若有所思。
“师妹,到你了。”祁远向陆芷沅挑着眉峰。
陆芷沅走到另一张书案前,铺好纸。
云琛也走了过去,拿起墨锭替她研墨。
陆芷沅提笔蘸墨,俯首写字。
未几,陆芷沅放下次。
云琛低头细看,笑道:“你瞧你,这最后一笔又往上勾了。”
他语气亲昵,眼神宠溺,不理会旁人的目光。
倒像是有意为之。
(点击下方免费阅读)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
嗨牛配资-配资炒股网官网-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