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11月3日,俄罗斯媒体《军事观察》发布了一条消息,揭示了俄乌战场上的一个关键节点,乌克兰军队在红军城,也就是乌方称的波克罗夫斯克,败局几乎已经无可挽回了。
城里大概有九千多乌军被困,想突围难度可不小,包围圈的“嘴”已经缩得很紧,最近的地方还不过一两公里。俄军还在包围圈边上布设地雷,明显想把这帮乌军全歼掉,又不断向红军城方向推进。
9000 乌军陷入 “死亡包围圈”
这个顿涅茨克东部的重要城市,不光是掌控着通向顿巴斯前线的两条铁路和公路,也算得上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后勤核心和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。自从2024年俄军攻占恰索夫亚尔以后,它就变成了乌东战线上的“心脏”。
被包围的乌军主要由第7集团军底下的4个突击旅组成,包括第155空突旅、第25空突旅、第79机械旅和第68机械旅,这些部队曾是乌军在东线防守的主力,现在却都陷入了困境。
第 25 旅被困在季米特洛夫东南部的郊区,基本上处在包围圈的最底端,距离可能的缺口挺远,撤退的机会几乎没有;第 79 旅在季米特洛夫城区边打边退,试图朝西南方向汇聚;第 155 旅在铁路线北面试图与第 79 旅的残部会合,只有第 68 旅位置较好一点,位于红军城的西北部,靠近包围圈的缺口。
俄军合围的形成与战场压制
这次俄军的包围速度真是快得出奇,中央军区的部队从南北两边同时推进,几天之内就断绝了乌军在红军城到米尔诺赫拉德方向的补给线。
目前俄军已经掌握了红军城大约六成的区域,还占了沃尔昌斯克70%的城区,北边的罗金西克镇失守之后,南北对攻的俄军之间只剩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了。
为了巩固包围圈,俄军不仅在包围的缺口地方布满了地雷,还全面掌控了乌军唯一的出城公路,让其处于俄方火力范围内,空中补给线也被俄方防空系统彻底封锁了。
在兵力布置方面,俄军又向这片区域增添了大约 11000 人,使总兵力攀升到 29000 人,同时装备了 100 辆坦克、260 辆装甲战车以及 160 门火炮,形成了大约六倍于被包围乌军的兵力优势。
俄军每天都发射上千架无人机,还动用几十枚导弹,不停地攻击乌军的防御工事,之前还击败了一支紧急派来的乌克兰情报局特种部队,把他们乘坐的“黑鹰”直升机给干掉了,机上11个人都没跑掉,全都被击中了。
俄罗斯国防部在11月1日放出的视频里显示,被包围的乌军已经开始投降了。士兵维亚切斯拉夫·克雷文科和斯坦尼斯拉夫·特卡琴科在供词里提到了被围困期间的艰难生活,从这也能侧面验证包围的情况确实很严峻。
突围尝试失败与高层的无奈
在困境之中,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亲自赶到第7集团军指挥所,直接掌控战局,带领反击行动,想要营救那些被困的部队。
根据他的指示,乌克兰军队在赫里希涅一带重新集结了全部二线力量,除了国民警卫队的警卫团、警察营,还调集了工程兵和其他辅助单位,一次接着一次地展开反击。
不过,这些增援行动都被俄军迅速击退,乌军根本没法突破俄军的外围防线。
乌克兰武装部队“东方”集群通信部的发言人格里戈里·沙波瓦尔上尉坦率说,没有任何援军能进入红军城西边去接应那些被困的部队了。要想突围,被包围的乌军只能自己决定是否分散行动,穿越田野和树林,碰碰运气。
外界注意到,西尔斯基亲自到前线的主要任务,其实就是指导在赫里希涅地区搭建新的防线,这也意味着乌克兰高层基本上放弃了“红军城 - 季米特洛夫”双子城的防御阵地,被困的9000乌军已成为实际上被丢弃的“炮灰”。
泽连斯基在10月27日的视频讲话中表示,波克罗夫斯克的防线事关整个乌军体系的安全,但一直没兑现提供增援的承诺,只强调“不会放弃任何一寸领土”。
前防长的公开呼吁
战事越发紧张时,乌克兰前国防部长阿纳托利·格里岑科在社交平台上发声,坦率指出红军城的防守基本没希望翻盘,若被包围乌军还坚持抵抗不投降,除了白白牺牲,还可能引发东线防线的大崩溃。
他在声明里说,乌军夏季反攻没成功后,兵源短缺的问题越发严重,顿涅茨克方向的乌军中,外籍雇佣兵已经占了六成左右,本国士兵都快扛不住了,根本无力组织出什么有效的救援。
格里岑科的呼吁可不是空穴冒出来的,现在乌军被包围的困境已经彻底暴露出来:122毫米炮弹等关键弹药都在严格控制供应,每门炮每天最多只发不超过20发,有的阵地甚至弹药都快用光了;食物和水的储存只能维持3到5天左右,伤员因为没有药品和医疗设备,根本没法得到有效的救治;通讯设备大部分被俄军无人机打烂,部队之间的配合也变得困难重重。
更难堪的是,到了2025年下半年,欧洲的军援已经减少了四成多,乌军的防空导弹和重炮弹药都快用完了,只能靠少量的无人机和美制火箭帮衬,根本没法跟俄军的火力压制抗衡。
战局背后的防线崩塌风险
红军城的围困战已经变成俄乌冲突第四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这座城市一旦失守,乌军在顿巴斯的补给线就会被彻底切断,而俄军也能趁机打通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、斯拉维扬斯克的北线通道,为接下来的攻势扫清道路。
目前乌军东线的防守线漏洞百出,防线上的兵力明显不足,很多部队只剩大约60%的全员编制,适龄的18-25岁男性参军率相比2023年降低了差不多40%。而且每天发射的炮弹数量,也只有俄军的十五分之一左右,形势看起来挺不乐观的。
俄军一边稳固红军城的包围圈,一边也在哈尔科夫、扎波罗热等几个方向同步推进。在哈尔科夫州的沃夫昌斯克北郊,俄军利用AI声纹分析技术,锁定乌军军工车间的设备噪音,然后用热成像导弹精准打击;而在扎波罗热方面,攻占了卢西夫斯克阵地以后,乌军的南部补给线就直接暴露在火力攻击范围之内。
这些行动彼此配合,一起不断缩小乌军的防线空间,也让格里岑科“全线溃败”的担心变成了现实。
总结
在红军城的包围圈中,每一次枪声都在诉说着战争的惨烈与无奈。那9000名被围乌军的命运牵动着战局走向,前防长的呼吁也反映出兵力枯竭和补给困难的现实。
乌东这块“心脏”地带的争夺,除了战场上的攻防之外,更是资源和意志力的比拼,普通士兵在这场角逐中,也变成了持续冲突的牺牲品。
从巴赫穆特一路到阿夫迪夫卡,再到现在的红军城,反反复复的拉锯战让城市变得满目疮痍,家庭也四散散失。打仗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,只有早点回到谈判桌,才能不让生命再被炮火吞没,让和平的光芒重新照在这片土地上。
嗨牛配资-配资炒股网官网-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