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,一直抱持着极高的信心。特别是特朗普总统上台后,美方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封锁和关税措施,试图通过这些手段,迫使中国做出让步。
然而,他显然低估了中国在稀土资源上的反制能力。中方手中握有一张强大的稀土牌,这不仅让美国的军工企业陷入困境,也使得美方高层意识到,单凭传统手段,根本无法与中国在关键资源上抗衡。
稀土出手
2019年,中国对稀土出口采取了严格管制。特别那些用于制造高端军事装备的重稀土,受到了重点限制。
这项政策迅速导致国际市场稀土价格的暴涨。例如,F-35战机核心部件所需的钐,价格直接从每吨100万元飙升至6000万元,涨幅高达60倍。
其他稀土元素的价格也纷纷上涨。氧化镨钕一度接近每吨54万元,而金属镨钕更是涨到了每吨65万元。
这场价格暴涨,让美国的军工巨头们措手不及。洛克希德·马丁、雷神等企业的生产线急剧停滞,库存也迅速消耗殆尽。
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发出警示,如果中国稀土断供超过90天,超过70%的国防承包商将面临关闭风险。为应对危机,美国甚至尝试从废弃电子产品中回收稀土。
但这种做法,根本无法弥补生产中的巨大缺口。事实摆在眼前,美国稀土供应链的脆弱性,暴露无遗。
有矿也白费
尽管美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矿——芒廷帕斯矿,但他们的稀土加工技术却远远落后。美国开采出的稀土纯度极低,远远达不到军工标准。
中国则利用串级萃取技术,能够高效且精确地生产出高纯度稀土,确保军事和高科技领域的需求。这种技术优势,让美国在稀土资源上的竞争力,远远落后于中国。
美国虽然拥有稀土矿产资源,但其稀土加工能力的不足,导致了严重的供应链问题。美国对中国提供90%以上的稀土精炼。
目前唯一的稀土生产商MPMaterials公司,即便拥有矿山,其年产量仅为1294吨稀土氧化物。这远不能满足美国军事需求。
为摆脱对中国的依赖,特朗普政府曾提出多项合作计划。包括与澳大利亚合作,在得克萨斯州建设稀土分离厂。
然而,这些项目的进展远远低于预期。到今年,得克萨斯州的稀土厂仍只是勉强开始试生产,且产能有限。
同时,美国努力从缅甸、越南等国进口稀土。但他们发现,这些国家的稀土加工技术依旧掌握在中国手中。
实际上,这些稀土依然要送到中国进行精炼。这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,美国面临的困境愈加严重。
核心被锁
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,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。形成了从开采到加工,再到最终产品制造的完整生态。
而美国则几乎从零开始。他们依赖传统的溶剂萃取法,不仅成本高昂,且难以达到中国那样的高纯度。
为缩小差距,美国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,甚至有超过100亿美元的预算,用于建设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。
然而,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,即便如此,美国仍需至少十年时间,才能完成这一目标。即便资金到位,政策支持持续,这条自给链也无法解决技术短板。
更让美国头痛的是,中国对稀土精炼技术实施了出口管制。禁止相关设备和专利外流,彻底封堵了美国“弯道超车”的可能。
笔者以为
这场稀土博弈,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代价。美国的军工成本大幅上升,军事现代化进程受阻。
F-35等先进武器的出口价格飙升,导致其他国家在采购时纷纷感到不满。与此同时,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全球话语权不断加强。
中方掌控着全球约70%的稀土产量,并且几乎垄断了全球95%的稀土深加工能力。这种全产业链的优势,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国家替代。
回顾这段经历,或许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:在关键领域,掌握核心资源和深加工技术的能力,才是真正的战略制高点。一个国家,就算看似强大,但在某些核心环节上受制于人,终究会面临意想不到的挑战。
嗨牛配资-配资炒股网官网-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